原標題:萊州灣畔考古 破解“萊與齊”密碼
一根骨針、一片瓦當、一件陶器、一口古井、一個窖藏、一條“回”形環壕和幾十座形制迥異的墓葬……隨著這些深埋地下的物品重見天日,一處涵蓋西周時期到明清時期的古遺址歷史脈絡慢慢清晰起來,一座存在于3000年前的大型聚落浮出水面。
深秋時節,記者站在平度市三埠李家遺址考古發掘現場,遙想著兩周時期先民在這里的生活場景:一條寬敞的官道上,運輸車隊將鹽等物品運到這里,儲存在8米深的地下窖藏內等待轉運;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生產骨器、窯里燒陶、捕獲海鮮……一直延續數百年之久。通過處于萊、齊兩地交界處的三埠李家遺址考古發掘,揭示了萊、齊文化在這里的交融借鑒,形成了一段鮮明的多元文化時代特色。
早期曾多次勘探證實,平度市三埠李家遺址埋藏著多個文化遺存。2022年3月至今,為配合濰煙高鐵平度站修建工作,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在去年考古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對濰煙高鐵平度站及相關區域進行考古發掘。從2021年夏季至今,歷時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存在于3000年前的一段歷史慢慢被拼接出來。
01 發掘
夷人聚落重見天日
如今的高速路網四通八達,拉近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數百里的路程只需幾個小時即可到達,而在兩周時期,行百里路需要很長的時間。距離三埠李家遺址幾公里處,就有數條高速公路穿越而過,曾經生活在這里的先民怎么也想不到,3000年后的交通會如此便利。
三埠李家遺址位于平度市西北方向的新河鎮,坐落于大澤山系西側的一座矮山附近,20世紀80年代,在被當地村民平整土地時發現后,列入平度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去年開始,為配合新建濰煙高鐵平度站修建工作,市考古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并向國家文物局申報發掘執照后,對被破壞的遺跡進行搶救性發掘。目前,發掘工作正在持續不斷、緊張有序地開展,隨著諸多遺跡和遺物的出土,這處古聚落重見天日。
今年,位于三埠李家遺址區的重要發掘點主要有兩處,一處位于三埠李家遺址建設控制地帶的北側,原為臨街商鋪和民居,因206國道位置與平度站毗鄰,施工部門對國道向北改線,在拆除現代建筑物的過程中發現建筑物下有古代遺跡。該處遺址區主要為西周—春秋時期前,以夷人聚落為主,可能分布一處較為重要的骨器、滑石器加工作坊。截至目前,發掘區域共清理灰坑620余個、房址2座、墓葬12座、水井3口、窯址2座、圍壕1條、溝3條、坑2個,遺跡較為復雜,形制較為多樣;另外一處位于三埠李家遺址建設地帶東側,為三埠李家遺址戰國時期的主墓區,已經完成了上層唐宋墓發掘工作,共清理唐宋墓40余座,目前正在進行周代墓的發掘工作。
02 發現
再現周代聚落繁華
考古工作人員在發掘中發現,206國道以及以北區域存在一處西周—春秋時期的夷人聚落,聚落由較為簡單的圓形半地穴式房址、加工骨器和滑石器的工作區、墓葬與灰坑葬等要素組成。這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再現了3000多年前先民在此生活的場景。
一個簡單的半地穴式房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一根柱子撐起房屋、先民在這里生活的場景:隨著清晨升起的太陽,這里隨處可見裊裊炊煙,形成一幅濃濃的夷人生活畫面。在遺址發掘中,經過細致清理工作,考古人員發現了類似于灰坑的圓形小型房址,在房址一側有一處小型的排煙孔,排煙孔外壁有燒紅的硬結面。外側未發現柱洞,內底一個圓形柱坑,推測為半地穴式房址的中心承重柱。與常見古建筑基座不同的是,周代的古人聚落中,半地穴式房屋就是采用一根木柱子支撐起一座簡易房屋,考古人員通過遺址上留下的一個圓形柱洞,判斷出古人聚落房屋的這種形式。
在另一個發掘區域,考古人員驚喜地發現了一處加工骨器、滑石器的工作區?,F場出土了數量較多磨制光滑的骨錐、骨針、制作精美的套裝“V”形器等骨角質文物,還有大量骨器下腳料以及一些內壁帶柱洞的圓形坑狀遺跡,該區域很可能是一處夷人較為重要的骨器加工作坊。骨質廢料主要包括大型動物的肢骨、鹿角等,這些廢料集中或零散地棄置于灰坑中或者小型作坊內。除了棄置的骨料,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加工骨器時使用的青銅刀、磨石等,選好的骨料應該是通過銅刀劈裂和粗加工后,再用磨石進行磨光處理。
除了加工骨料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卜骨。卜骨多采用動物的肩胛骨,骨料經過打磨和初步加工,表面有鉆有灼,鉆孔均為圓形三聯鉆??脊湃藛T介紹,卜骨用途是卜問吉兇,在動物骨被燒灼后,會出現一些裂紋,巫師根據這些紋路來判斷禍福。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開始使用卜骨來判斷吉兇,除羊骨外,還有豬骨、鹿骨、牛骨、龜甲也都曾被當作占卜用具。本次發現的卜骨,應該是膠東地區首次發現的保存完整且數量較多的西周時期卜骨。
除了發現與骨器加工有關的遺跡和遺物外,發掘區域內還出土了一些滑石制品,既有墓葬中的隨葬品,也有灰坑中出土物,同時在灰坑中集中出土了加工滑石制品產生的滑石碎屑,因此這批滑石制品應該就是在該區域內生產的。聚落中還發現一些葬于灰坑中的人,人骨埋葬于灰坑底部,頭向朝東,部分埋葬夭折幼兒的甕棺也被安置于灰坑中。對其中部分灰坑中發現的成人和圍產期嬰兒合葬的情況,考古工作者推測這種奇特的葬式應該是夷人對族群內非正常死亡人群的特殊處置方式。
03 亮點
戰國古墓群出土大量文物
在三埠李家遺址建設控制地帶東側進行的是戰國時期墓葬群的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共發現該時期墓葬49座,均為豎穴土坑墓,墓向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兩種,墓葬形制分為中型和小型兩種,葬具多為一棺,葬式分為仰身直肢葬和側身屈肢葬兩種。隨葬品分為實用陶器、仿銅陶禮器、兵器、裝飾品、服飾用具等。實用陶器主要包括泥質灰陶系的深腹盆、罍、罐、盂等,多為一組的形式,放置于墓主頭部一側的填土中,器物一側還能見到隨葬的動物頭骨等;仿銅陶禮器放置于墓葬人骨下的底箱中,多為成套的鼎、豆、壺、盤、匜等,部分有紅、白色彩繪圖案;骨簪、滑石環、帶鉤、銅兵器等器物則隨葬于墓主身體兩側。
讓考古人員感到奇怪的是,一些夭折的嬰兒和幼兒也埋葬于該墓葬區內,嬰兒葬于甕棺中,甕棺中未見隨葬品;幼兒的墓葬多為豎穴土坑,僅能容身。目前發掘工作還在繼續,考古人員在戰國時期墓葬區下層的早期遺址區里發現了完整的動物坑,內部有一只完整的呈躺臥狀態的牛骨架,該坑的性質不詳,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推測可能與206國道區域發現的西周—春秋時期聚落區為同時期。
戰國時期墓葬的上層,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唐宋時期墓葬30余座,墓葬分布集中、排列規整,應該是該區域晚唐—北宋時期的墓葬區之一。唐宋墓的墓葬形制主要分為磚室墓和豎穴土坑墓,墓主頭向朝西,隨葬品主要包括灰陶雙系罐、瓜棱罐、銅錢等,開元通寶、元豐通寶、皇宋通寶、治平通寶等銅錢的時代主要為唐宋。
04 見證
萊、齊文化在此交替更迭
一座完整的齊人墓葬和奇特的葬俗以及大量具有齊、萊文化特征的器物和遺跡,證明了齊、萊文化在這里交流互鑒。作為齊地東鄰,萊國被迫東遷后,初在今平度萊州交界的膠萊河東岸,由于北鄰渤海,故有魚鹽之利。
三埠李家遺址考古發掘是近年來山東地區周代考古工作一次有意義的發現,尤其是其中周代墓群的發現,墓葬等級、規格雖然不高,但面積較大,軍事色彩濃厚,暗示著該地區地理位置、戰略位置的重要。其中主墓區發現了萊、齊風格迥異的兩組墓葬,表明了兩種文化在該區域內的交替更迭,齊墓發現了在墓壙東南角填土中放置陶器的做法,這種現象目前在山東地區應該是第一次成規模地出現,有可能是承襲萊夷墓在墓壙東部填土內放置陶簋的做法。仿銅陶禮器置于棺下的做法雖然在臨淄兩醇墓地、曲阜魯故城和新泰郭家泉墓地中也有少量的發現,但數量如此多的案例集中出現在一處墓地中還不多見,為探討使用這種喪葬習俗的人種和族群研究提供了聯系和對比的樣本。
另外,甕棺葬獨特的葬具可能是魯北地區商周時期煮鹽用的盔形器,三埠李家遺址中發現數量較多的盔形器的碎片可能證明該遺址與鹽業有密切關系,更多證據還有待進一步發掘和資料整理。該區域內發現的甕棺葬,也為探討周代遺址內的主墓地和甕棺葬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材料。
推測1
方形環壕內有建筑群?
在對三埠李家遺址一年多的發掘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去年確定發掘的一道環壕,經過進一步發掘,考古人員又找到了環壕的北界。在今年4月至6月,考古人員又驚喜地發現了圍壕的南界。
截至目前,一個環壕的北、東、南三邊均已發現,顯露出來的環壕呈現出一個方形,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間距約為160米,溝體略呈“V”字形,每個環壕段深淺不一,從環壕內的地層堆積形態看,均為流水產生的泥沙堆積,內部較為純凈,遺物較少。
考古人員推測,環壕的功能主要為排水,以防雨季來臨時從南側地勢較高區域傾瀉下來的山洪。經過去年至今的不斷發掘,環壕應該為兩道,呈“回”字形,環壕外側附件的灰坑中發現了大量建筑用板瓦、筒瓦、瓦當和排水管等遺物,這處環壕應該是保護其西側一處規格較高建筑的排水渠。
如果按照發掘出來的環壕功能推測,除了排水等作用外,環壕極有可能作為一種防御設施,環繞著一處規模較大的建筑群落而建,而這處古代建筑群落與正在發掘的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時期遺址大型聚落有著緊密關聯。
推測2
萊、齊兩地海鹽中轉站?
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多個完整的盔形器和大量盔形器殘片。這種深腹罐形態接近魯北地區東周時期盔形器,泥質灰陶,直口、深弧腹、尖底,口徑42厘米、高60厘米。外壁裝飾有斜向粗繩紋、內壁壓印有網格紋,紋飾深峻。
考古發現表明,山東半島沿海地區先秦制鹽業有著高度的組織化和細致的管理,規模龐大。2008年發掘的山東省壽光鹽業遺址,就有典型的商代晚期海鹽作坊群落,既有大面積曝曬的鹽池,也發現了大量煮鹽的器皿,就是盔形器。
盔形器在使用的時候碼放在灶臺上,如果中間有縫隙就拿草灰、陶片之類的東西填充好。因為盔形器多是泥質陶,不太耐火,容易燒爛,燒之前會在底部糊上一層草拌泥,所以盔形器底部都沒有火燒痕跡。在煮鹽的過程中,會有工人不停地向盔形器里加鹵水,熬干了就加,直到結晶鹽體盛滿為止,然后打碎盔形器,把鹽取出來。
除了甕棺使用盔形器外,在三埠李家戰國時期遺址的諸多灰坑等遺跡中,也發現了數量很多的盔形器殘片,均為實用器。參照壽光機械林場東周鹽業遺址出土的同類型煮鹽用器皿,這種盔形器推測時代應為戰國時期。另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類似倉儲的地下窖藏。以此推測,遺址很可能是一處有著煮鹽功能的大規模海鹽存儲中轉站。
通過發掘出土的器物也可推測,當時萊州灣的海岸線就在三埠李家遺址附近,加上東周時期齊國將食鹽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使用,成熟的盔形器完全可能被作為運鹽器皿,降低陸地運輸帶來的破損率,將大量海鹽運到三埠李家遺址后再進行轉運,成為當時常用方式。遺址出現的大量實用盔形器殘片恰好說明,作為煮鹽運鹽的器皿,盔形器曾在此被大量使用。
/ 新聞背景 /
發掘墓葬60多座
2021年7月至今,考古人員在三埠李家遺址發現了一處重要的周代遺址和墓地,遺址內各類遺存較為豐富,包括灰坑、窖穴、水井、房址和墓葬等。墓地可分為主墓區和甕棺葬區兩大部分,主墓區位于第一發掘區東北方向,發掘墓葬60多座,墓葬填土為黃色風化基巖混雜黑色的淤土塊,內部夾雜數量較多的海生軟體動物貝殼。墓葬分布較為密集、整齊,絕大部分為東西向,中小型墓交錯分布,僅少量幾座墓打破關系。
甕棺葬區位于遠離主墓區的第三、四發掘區,靠近三埠村北,共發現6例。該葬區遠離主墓區,墓葬分布零散不成規模。主墓區共發現中型墓28例,其余皆為小型墓。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等因素將這批墓葬分為甲、乙兩組。兩組墓葬葬式絕大部分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少量側身屈肢葬。小型墓規模很小,僅能容身,隨葬品僅有帶鉤。中型墓除極少數未隨葬器物外,絕大部分有隨葬品。
這次考古發掘,面積較大,意義非凡,出土的大量器物仿佛在講述一段段歷史故事:一個周代大型聚落慢慢浮出水面,一幅3000年前古人向海而生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綦高華 彭峪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