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粗俗用語暴力鏡頭危險行為充斥 孩子有樣學樣飆臟話威脅家長
動畫短視頻成人化低俗化何解
調查動機
近日,山東濟南的張女士來電反映稱,她在輔導女兒寫作業時,因雙方意見不合,女兒對她豎起中指稱“傻波一”。氣壞了的張女士嚴厲批評了女兒,并從其口中得知這些臟話和侮辱人的手勢是從動畫短視頻中學來的。她查看女兒??吹膭赢嫸桃曨l,發現里面不乏粗俗用語、成人化和暴力鏡頭。
“這不是害人嘛,小孩子看動畫視頻時并不能完全理解意思,就直接模仿使用,養成許多壞習慣。”張女士說,相關部門應該好好治理這個問題了。
目前動畫短視頻成人化、低俗化、暴力失度等現象是否普遍?有何治理之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本報記者 文麗娟
□ 本報實習生 張廣龍
“臭腳丫和香腳丫你要抱哪一個?”
只見動畫短視頻里的主人公小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臭腳丫,還說自己喜歡臭腳丫。小雪抱了臭腳丫一分鐘,被獎勵了100萬金幣。這讓旁邊的小貝羨慕不已,有樣學樣地抱起了臭腳丫。女孩們拿到金幣,歡呼“太棒了,抱臭腳丫竟然可以拿到這么多錢!”
最近,北京市民劉女士的孩子迷上了這樣一部動畫片,放學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投影儀。本以為讓孩子看看動畫片也挺好,直至她看到上述場景——這不就是拜金主義嘛,教孩子們只要給錢什么都可以做。她跟著看了幾集,發現后面的橋段更離譜:“尿床200次,可以獲得尿床大王獎狀;爸爸媽媽可以被我隨便打……”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動畫產業迎來了春天,但由于觀看群體大多是未成年人,一些動畫片的不良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經常模仿動畫片中的主人公,說些臟話和做出不合時宜的言語舉止。此前,因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等現象,《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曾被要求進行內容整改,引發輿論關注。
《法治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被下架、停播或是要求進行整改的動畫片數不勝數,主要涉及暴力、血腥、劇情不適宜、成人化、低俗化等問題。對于此類現象,有受訪家長和業內專家呼吁出臺國產動畫片內容標準,對暴力、低俗、危險情節和不文明語言作出嚴格限制。同時不妨借鑒一些國家實行“分級制”的做法,有關部門照此進行嚴格管理,平臺照此嚴格執行,創作者也可分類創作,保障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
暴力失度語言粗俗
無腦動畫危害甚巨
“孩子經常會看一些動畫短視頻,里面充斥著打打殺殺的詞語,有的人物穿著暴露,還故意擺出奇怪的姿勢或說一些粗俗的臟話,比如臭狗屎、變態、腦袋進水了、去死、全家死光光等。”北京海淀區的周先生告訴記者,他11歲的兒子平常喜歡用平板電腦在一些App上看動畫短視頻,由于擔心有不良鏡頭,他會先在網上查一下或自己快速瀏覽一下,看看是否適合孩子觀看。
來自山東濟南的張女士和周先生有著同樣的困擾。她的女兒今年10歲,因為平常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所以就由著孩子用家里的網絡電視觀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有一次二人發生矛盾時,孩子喊她“壞媽媽”,還對她“拳打腳踢”,有時還會威脅她說“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張女士這才重視起來,她去查看女兒經常觀看的動畫片發現,里面有不少暴力內容,比如“我要揍扁你”“我要消滅你”等,一些短視頻中的女性角色著裝也十分暴露。“一想到娃以前天天看這種無腦動畫,我氣得高血壓都上來了。”
記者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搜索發現,關于“動畫片成人化、低俗化、暴力”的投訴多達數千條。早在2021年4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發布《動畫領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長安全消費調查報告》,從21部流行動畫片中梳理出1465處問題,集中于粗俗用語、暴力鏡頭、危險行為等方面。報告顯示,八成接受調查的家長支持嚴格把控放映尺度。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副所長張曉冰指出,未成年人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三觀仍在確立之中,辨別能力、判斷能力不高,從動畫片中看到暴力鏡頭、危險行為,可能會引發或者誘導其持續關注不良信息、模仿不安全行為。
張曉冰團隊開展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調查顯示,面對網絡不良信息,青少年模仿的占比為0.9%,繼續關注、持續了解的占比為4.1%,轉發給同學或朋友的占比為2.8%。尤其是粗俗用語方面,部分未成年人會使用網絡語言的梗、粗口,甚至出現一些不文明用語,不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
周先生對此深有同感,“動畫片中一些畸形的男女關系,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暴力內容也會慢慢影響孩子行為,比如他在生活中常常會說臟話,對長輩出言不遜,我對此非??鄲?rdquo;。
家長作用不可或缺
引導孩子積極向上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看來,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內容,以及存在著裝暴露、情節色情低俗、場面血腥恐怖等問題的動畫片,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對于一些明顯違法的動畫片,相關監管部門應該予以打擊;平臺也應自覺地采取措施,不讓含有這些內容的動畫片上架,或進行修改后再上架。
關于此類亂象頻現的原因,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李丹林分析,如果未成年人的教育核心不是努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倫理素養、身心健康,而偏執于功利性的目標,以至于忽略前者,那么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進入傳播領域,可能也難以秉持媒體倫理和應有的責任感,為傳播秩序的良好營造發揮作用。
張曉冰則認為,認知不清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一些觀點認為色情低俗、拜金主義等情節只是內容創作上的側重,并不屬于觸法問題。她和團隊成員曾經開展兒童網絡軟色情的調研,發現一部分人認為兒童網絡軟色情既不違法,也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受訪專家建議,家長在發現孩子觀看不合適的節目時應當積極制止,并引導孩子觀看積極向上的節目,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觀看習慣。鼓勵社會對包含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內容的動畫片進行投訴舉報。相關平臺應加強監管,設置青少年模式,對青少年所能觀看的內容進行合理限制,從觀看渠道方面對該問題進行調整。
鄭寧同樣認為,家長有權進行舉報,但是否下架還要依照法律的規定,符合相關程序,不能一有舉報就下架,畢竟動畫片投資方、制作方和作者的合法權益也應受到保護,對動畫片的處置應當符合比例原則。
逐步落實分級制度
從業者素質待提高
采訪中,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我國動畫產業目前沒有明確的分級制度規范,動畫公司為了讓產品有更廣泛的市場,在制作上越來越多地融入成人化的元素,導致動畫市場亂象頻出。
“現在短視頻內容包羅萬象,不同視頻適用的人群不同,但現在不管什么人拿起手機就可以任意瀏覽內容。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對視頻內容進行分級,讓孩子們接觸不到這些不良內容。”張女士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動畫產業從業者告訴記者,影視評級制度在一些國家是一種參考制度,而非強制規章,它更類似于行業自律,或是供消費者參考。理論上,各種級別的作品都會在市場上出現,但是評級會影響監護人的消費決策,通過消費者本人的市場行為來保護未成年人。
2021年3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的通知,明確廣播電視節目集成播放機構應當通過設立未成年人專門時段等措施,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節目評估委員會等機制,防止未成年人節目出現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該征求意見稿曾引發社會熱議,不少人將這條規定當作即將實行影視分級制度的訊號。
但時至今日,該制度仍未落地。在李丹林看來,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分級制的核心考量與整體傳播政策和規制理念存在聚焦點上的不重合性。分級制的問題,有對于其認識的理念問題,也有在新的傳播環境下如何確立分級標準,以及如何建構分級標準被執行和適用的機制問題。
張曉冰則認為,分級制度的落實難度較大,“比如分級的標準是什么?2022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3億,是以年齡、年級為分級標準?還是以影視視頻的內容、領域為分級標準?由誰來制定分級標準?不同層級的審查機制如何建構?一個影視視頻,根據哪些要素來判斷屬于哪個層級?進入某個層級后,是固定不變,還是能夠自由流動到其他層級,具體的進入和退出程序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都很難判斷。”
為此,她建議,首先要明確分級標準;其次是建立一個分級委員會,由相關部門人員、專家、教師、家長、互聯網企業從業人員等構成;第三要明確分級程序,對于每個影視視頻的分級有具體的進入和退出程序。
受訪專家建議,按照不同年齡段的可接受程度和需求進行分級,避免動畫片尺度超出兒童可接受的范圍。比如日本的動畫片分為四個等級,其中G級動畫表示老少皆宜,PG12動畫表示未滿12周歲需要成年人陪同觀看,R15動畫表示未滿15周歲禁止觀看,R18動畫表示未滿18周歲禁止觀看。日本動畫片的分級制度使得其動畫產業發展迅猛,我國可以適當借鑒。
還有業內人士提出,影視分級系統應由未成年人保護相關單位聯合影視部門、心理學和社會學專業人士共同建立。即便國家層面的分級制度尚未出臺,但當前互聯網放映平臺市場集中度較高,幾家平臺從技術上自發建立分級標準,也具有可操作性。但自發建立的制度不能替代監管,如果建立了自發的分級制度,會不會對創作者造成一些困擾,這些都需要考慮到。目前,設立分級制度的主動權仍應歸于監管部門。
“另外,國內影視從業者的素質也有待提高。目前影視行業內容創作者關于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理念是否科學,是否受到過相關學科以及倫理教育都是影響作品分級的因素。對于大多數影視制作者來說,他們所關注的焦點仍停留在作品本身,還沒有意識或能力去兼顧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技術問題。”前述動畫產業從業者建議,加強對動畫人才的文化、價值觀教育,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觀影空間。
[來源:法治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