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小學競賽 你參加了嗎?
挖掘孩子優勢能力領域 家長鼓勵參與但要基于孩子興趣
202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至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被稱為“白名單競賽”。近年來,教育部等部門連續出臺相關政策,提出從嚴管控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競賽活動,要求競賽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一年多以來,“白名單競賽”開展情況如何?對于中小學生參加競賽,家長及老師們持何種態度?
家長鼓勵參賽
但要基于興趣
家有五年級娃的家長李欣一向熱衷于讓孩子參與各種競賽,但凡家長群里有競賽通知,“都會仔細看看,生怕錯過機會”。李欣知道“白名單競賽”的存在,她說:“孩子的許多興趣班組織學生參賽時,也會格外強調是‘白名單’,比如信息科技類、書法繪畫類等。”
記者采訪發現,家長們支持孩子參加競賽活動,往往出于多種考量。比如,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充實。為拓展、豐富孩子的學習與實踐,許多家長會支持、鼓勵孩子參加競賽活動,讓以高質量競賽活動為載體的綜合性學習進入孩子生活,客觀上減少其沉迷電子產品的時間,提高學習生活質量。還有的家長希望“以賽代練”,來強化興趣特長的學習,實現孩子的全面長遠發展。目前,全國性競賽活動有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藝術體育類。家長們希望孩子在校內學習之余,通過參加高質量競賽活動,有效補齊素質短板,充分發展愛好特長,形成終身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以鍛煉、成長。
家長李先生則認為,“鼓勵孩子參賽是好事,但首先要基于孩子的學習興趣。對于競賽這類‘自選學習活動’,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就很難深度參與并從中受益。”李先生說,自己最近為上小學的兒子報了一項青少年信息知識方面的“白名單競賽”,不僅在每天完成作業后增加了理論和實操訓練,還會犧牲周末一定的休息時間進行培訓,他認為“只有孩子有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真正有興趣,家長才能鼓勵和陪伴孩子參加不同類型的競賽。”
競賽結果并非
招生入學依據
記者注意到,除了“白名單競賽”,還存在著許多游離于名單之外的名目不一的競賽,也不乏許多家長覺得“參賽多多益善”,并不是很在乎競賽含金量。
家長劉燕的兒子從小學習繪畫,前不久報名了培訓機構組織的一場繪畫比賽。“為了吸引家長們帶孩子參賽,繪畫輔導班老師告訴我們,‘參加的都有獎’。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我的想法是,如果得獎,寫在簡歷上會好看一些。”劉燕說道,去參賽的路上她就一直和兒子暢想著本次比賽的主題——“我的夢想”該怎么畫??傻搅吮荣惉F場,情況卻完全不是預想的那樣。“老師詢問孩子喜歡什么,孩子說喜歡車。于是,老師在網上下載了不同車輛的照片,讓孩子臨摹。”劉燕坦言,這與比賽主題沒有絲毫關系,更沒有給孩子任何發揮想象力、體現靈感和才華的空間,畫到一些有難度的地方,“老師竟直接上手了”。這樣的競賽輔導課程,花費了劉燕8節課時費,每節課均花費不菲。某輔導機構一位教師坦言:“辦比賽就是為了銷課。有比賽、能獲獎,對家長和孩子的誘惑力就大些。不然,家長們買的課包,怎么消費掉?”
有的家長參加“白名單競賽”時,還有對招生、入學、留學有幫助的功利性想法,想給孩子“優化簡歷”。事實上,2022年教育部《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出臺時,就明確表示競賽活動的組織舉辦要做到堅持公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和高考加分項目。今年初,教育部連續發布兩則有關中小學競賽的通報:一起違規競賽被查處,另一競賽活動資格被撤銷。被教育部發文撤銷資格的“致敬英雄”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創作主題教育競賽,存在私設子賽項、層層轉包、違規收費、管理混亂等突出問題。
截至目前,“白名單競賽”只剩43項。相關部門表示對已經通過審核的“白名單競賽”,也應定期檢查核準其辦賽行為,在保證辦賽行為規范前提下,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參與“白名單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為國家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別緊盯競賽
而忽視基礎素質
采訪中,不少中小學教師和專家也提出,部分學生家長誤認為只要是競賽拿了獎,就有助于孩子升學或推優,或存在從眾心理。對此,建議家長們首先要放平心態,精選競賽活動。經過嚴格把關的全國性競賽對學生成長具有積極意義,但家長必須知道,這些競賽也并非都適合孩子。即使適合,中小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參與太多。
其次,提高認識,注重競賽的全面教育價值。競賽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與毅力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競賽活動中學會溝通與交流、合作與分享;學會分配時間、管理時間,維持參加競賽和日常學習之間的平衡。要在競賽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拼搏精神、提高孩子的心理韌性,當孩子在參賽過程中遇到困難、產生懈怠情緒時,家長應及時鼓勵孩子迎難而上、超越自我,培養其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奮斗精神。同時必須指出的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基本能力、積累探索經驗、形成學習策略、建立思維方式,對所有學生都至關重要,家長不能因為鼓勵孩子參加競賽而忽視更基礎、更重要的素質培養。
最后,比起結果如何,希望家長們更著重關注孩子的參賽過程,在參賽過程中做孩子認知、做事、做人的表率,努力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通過陪伴孩子參與競賽,一起探索、挖掘孩子的優勢能力領域,為其未來專業選擇和職業生涯規劃做好準備。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